一、本科教学总体情况
本学期第三周至第六周(9月11日-10月8日),学校共开设课程1986门,4968门次,其中,必修课1066门、选修课920门。授课教师2941人,上课学生38100人。
二、督查听课 提升质量
本学期第一周至第六周(8月28日-10月8日),校督导专家开展常态化听评课,共提交听课评价表单702份,覆盖415门课程、559位教师,教师平均得分为92.38分。
校督导评价问卷(理论课)的各项指标与得分如下表所示。根据结果,问卷评价到的课程在守时守规、仪态仪表、课前准备方面评价较高,在课程思政和课堂氛围方面评价相对偏低。
根据督导专家的评价和反馈,对评分较高的课程,督导教师给出的评价有:教师备课充分,讲课认真投入;ppt制作精美,图文并茂,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能理论联系实际,授课重点突出;注重启发式教学,学生互动效果好。对评分较低的课程,督导专家给出的意见和建议有:围绕课程目标丰富课堂内容,增加课程实用性;加强互动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
三、2018届毕业生中期发展与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报告
为科学地监测和评估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持续改进,学校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继续实施毕业生中期培养质量评价项目,持续对毕业生深造和就业质量、能力素养增值、课程教学反馈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并形成报告,为教学改革和培养方案改进提供参考。2018届毕业生中期发展与培养达成评价报告重点关注毕业生毕业五年后社会适应度和人才培养目标达成情况,收集毕业生对人才培养过程的反馈意见。吉林大学2018届毕业生总数9983人,共回收问卷4373份,样本比例为43.8%,共覆盖了40个学院、141个专业。
1.社会需求适应情况
我校2016届—2018届毕业生中超过六成在“一带一路”相关地区就业发展,为国家重点区域建设发展贡献高精尖人才力量,也为吉林省经济建设输送大批优秀毕业生。另外,一线城市较好的就业环境也为我校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体现出本校毕业生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从服务领域来看,2018届毕业生主要集中服务于信息技术、制造、公共管理、教育等相关行业,主要从事计算机与数据处理、互联网开发及应用等信息类职业,以及行政、电气/电子、机动车机械/电子等职业。同时持续有半数毕业生在一流企业就业(以信息技术、制造业为主),为相关领域贡献较多高层次人才。
本校2018届约六成的毕业生在五年内有过深造经历,就读院校以一流大学和国家级科研院所为主。继续深造毕业生中约七成取得过学术或创新成果,毕业生深造率、深造质量均较高。
2.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本校2018届毕业生结合自身工作与深造需求、能力满足情况等,对素养和通用能力、专业能力、服务领域和职业成就的达成度与全国一流大学基本持平。毕业生掌握的通用能力、核心知识能够满足中期发展需要。在知识能力达成方面,毕业生各项知识掌握水平可以较好满足工作需求,计算机与信息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跨学科的视野、外语水平等各项知识达成度均较高,能够与专业领域应用场景有机融合,支撑其岗位需求。
毕业生对各项知识的需求度及掌握程度
3.教学效果反馈情况
2018届毕业生对母校教学的总体满意度评价与全国一流大学基本持平,毕业生对教学的整体评价较好。从具体指标来看,对教师指导效果的满意度最高,在跨学科学习经历、知识传授中融入前沿理念方面满意度有待提高。
在专业教育方面,2018届毕业生对专业教育的满意度与全国一流大学基本持平。毕业生表示专业教育能较好地丰富自身知识面、完善个人价值观、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毕业生认为专业教育可以提升的方面主要是涉及学科前沿动态的内容、实习和实践环节、学科交叉融合的内容。
毕业生认认为专业教育可以提升的方面
在通识教育方面,2018届毕业生对通识教育的满意度与全国一流大学基本持平。毕业生表示工程技术类、数学与自然科学类、经济类通识教育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相对较高。毕业生认为通识教育可以提升的方面主要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优化课程规模、丰富课程种类等。
毕业生认为通识教育可以提升的方面
实践教学方面,2018届毕业生对实践教学满意度高于全国一流大学。毕业生表示实践教学能够较好地帮助自己加深理解专业知识、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实践教学整体开展效果显著。毕业生对实践教学的改进需求程度仍较高,认为在涉及学科前沿动态的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契合度等方面可重点关注和改善。
毕业生认为实践教学可以提升的方面
双创教育方面,2018届毕业生参与度较高的是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竞赛/训练。2018届毕业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对自己的帮助主要是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创造性思维、提升创新能力,但在形成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上的帮助相对较弱。
毕业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对各方面的帮助情况
4.校友满意度
本校2018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为93%,关注度和回馈度也均在九成以上,与全国一流大学基本持平。
四、数据采集 保障质量
9月26日,学校召开2023年“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填报及2022-2023学年《吉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撰写工作部署会议。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宏伟参加会议并作部署讲话。教务处、党委学生工作部、校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研究生院、科研院、人力资源处等36个相关单位参加了会议。
审核评估是对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和一流大学建设工作的一次全面体检,对推动我校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要以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为契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完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填报”和2022-2023年度《吉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撰写工作,是学校审核评估自评自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重要考察资料,也是学校建立本科教学质量常态监测机制的重要环节。
教务处对数据填报工作内容、分工、流程及要求等注意事项作了详细解读,对质量报告撰写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并为填报人员做填报系统培训,确保数据准确一致,确保质量报告系统、凝练。通过这两项工作查找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学校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总结管理服务方面的成功做法,充分结合十五次党代会总体要求,以及学校“十四五”规划、“三大工程”战略部署,充分展示工作成果,突出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