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15日,国际仿生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大会暨2023青年学术委员会年会在武汉召开,这是会议上令人激动的一幕。
本次会议邀请了10余位中外院士、50余位国家级人才,吸引了来自英国、美国、德国、新西兰、韩国等23个国家的700余位仿生领域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参会。会议亮点纷呈,是一场国际仿生领域集研讨、分享、展示、交流于一体的高水平学术盛会。大会由国际仿生工程学会主办,武汉大学、湖北大学、吉林大学联合承办。
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张希表示,自己的科研工作也曾得益于巴斯洛德教授和江雷教授揭示的莲叶自洁效应,因此直至今天,对仿生研究一直抱有很大的好奇心,仍在寻求这个领域许多问题的答案,希望青年科学家能够持续探索仿生科学的前沿、更好地让这一领域进一步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张希指出,一个人可以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但不可能成为所有领域的专家,协作和合作常常贯穿研究的始终。希望大家能在大会期间增进了解,碰撞出思想火花,通过务实合作推动仿生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不要忘记“时间是对科学工作最好的评价者”,要保持一定的耐心和远见,就犹如水晶需要历经岁月的雕琢才能呈现完美的形态,历经磨砺方能水到渠成。
国际仿生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任露泉教授代表大会主办方国际仿生工程学会致辞。他说,仿生学是一门充满活力、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科学,处于科学技术的前沿。13年来,仿生学会致力于推动仿生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学科发展和科学进步。目前,国际仿生工程学会拥有来自88个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会员。这次会议是仿生学领域的重要事件,不仅带来了最前沿的成果,也将启发广大学者对学科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思考。
大会荣誉主席、国际仿生工程学会理事长Thomas Stegmaier教授在线致辞并对所有参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的感谢。武汉大学副校长唐其柱、湖北大学校长刘建平、湖北省科技厅基础处处长王锦举等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国际仿生工程学会秘书长、吉林大学张志辉教授作国际仿生工程学会工作报告。开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张志辉教授和武汉大学薛龙建教授主持。
会议同期举办了国际仿生工程学会的教育工作委员会成立会议及企业委员会和青年委员会相关委员会议,对过去一年及未来的工作进行汇报。大会宣布了国际仿生工程学会新一届常务理事及荣誉理事长名单并颁发证书。任露泉院士当选为国际仿生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德国登肯多夫纺织技术研究院Thomas Stegmaier教授当选为理事长,吉林大学任雷教授当选为常务副理事长,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Chris D. Rudd教授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Marc Weissburg教授当选副理事长,吉林大学张志辉教授当选秘书长。
会议通过2个主会场、9个分论坛带来400余场学术报告,包括11个大会主旨报告,65个分会主题报告,113个邀请报告,154个口头报告以及128个墙报展示。围绕“人、自然、和谐”的主题,充分展示了仿生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最新的理论与技术成果,涵盖生物、化学、物理、机械、材料、医学、电子等多学科领域的仿生研究。德国科学院院士、德国基尔大学Stanislav Gorb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布朗大学Huajian Gao教授,德国工程院院士、马克斯-普朗克胶体与界面研究所Peter Fratzl教授,新加坡工程院院士、ACS Nano主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Xiaodong Chen教授,香港青年科学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王钻开教授,武汉大学刘胜教授,吉林大学韩志武教授、任雷教授等11位蜚声中外的科学家,围绕仿生科技前沿领域进行了精彩的大会主旨报告,参会学者讨论热烈,意犹未尽。
颁奖典礼上,“吉林大学”的名字频繁响起。任露泉、李建桥获国际仿生工程学会终身贡献奖,任雷荣选为国际仿生工程学会会士,邵艳龙获2022国际仿生工程奖优秀学生奖、2022研究生仿生创新国际大赛一等奖,宋文达、方正平、陈力宁分别获2022研究生仿生创新国际大赛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他们的荣誉展现了吉林大学在仿生科学领域的实力担当与薪火永续。
据悉,本次获奖者奖金共计30余万元均来自于吉林省仿生教育基金会。基金会成立于2022年,任雷当选基金会秘书长,任露泉院士将个人收入300万元捐赠给吉林省仿生教育基金会,用于培养和扶持仿生学科的优秀学生和教师。
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洪明,吉林大学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应邀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