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吉大风采 > 学子风采 > 正文

我校唐敖庆班毕业生李超获美国物理学会束流物理杰出博士论文

时间:2023-04-11 浏览量: 编辑:谢腾霄

近日,美国物理学会束流物理分会(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Division of Physics of Beams (APS DPB))在网站上公布,我校2016届唐敖庆班物理方向毕业生李超荣获该机构2023年杰出博士论文研究奖。该奖项由美国物理学会束流物理分会于1990年设立,每年评选一次,全球高校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均可被提名,最终由委员会进行评审。APSDPB颁奖词中提到,李超的研究工作“为微加工微型原子束技术的发展以及新芯片级技术的发明做出开拓性和高度创造性的贡献,该技术能够精确和有针对性地传递中性原子。”据统计,李超系该奖项设立以来的第5位华人学者。

李超2012年就读于我校唐敖庆班物理学方向,毕业后赴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开发热原子束的片上准直与激光冷却技术,拓展原子束流的蒙特卡罗模拟和其精密光谱测量,以及设计用于计时和惯性传感的原子束芯片。2022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他以博士后身份加入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学研究实验室(MIT Research Laboratory of Electronics),致力于开发大规模集成光路,用于快速相干地控制各种类型的量子比特,例如金刚石中的量子色心、光镊中的中性原子或囚禁离子。


李超毕业后曾多次反哺母校。2018年,他邀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杰出教授来到长春面向吉大师生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暑期学校。同年7月,他荣获教育部“拔尖计划”十周年学生学术交流会优秀拔尖学生奖。2021年李超再次获得“拔尖计划2.0”优秀学生奖。

2020年国内疫情封控期间,李超与教务处共同策划并组织就读于牛津、剑桥等高校的10多名在读博士研究生校友,面向吉大师生开设线上讲座。此外,李超本科就读期间主动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工作,累计提交十万字的建议建言(相关事迹详见学校新闻)。

关于此次获奖,李超坦言“能取得这项荣誉离不开本科期间打下的坚实基础和母校师生多年以来的关心与鼓励。十年弹指一挥间,我在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就读期间对基础学科产生的浓厚兴趣依旧不减。”

附:

1.APS BEAM优秀博士论文网站:Outstanding Doctoral Thesis Research in Beam Physics Award (aps.org)

2.获奖人网页:Prize Recipient (aps.org)

3.学校对李超相关事迹的报道:从“强基”到“洄游”:全景展示吉大创新人才培养-吉林大学 (jlu.edu.cn)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邮编:130000
电话:0455-8515-3819
邮箱:zlpgk@jlu.edu.cn
版权所有: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本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