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质量保障 > 质量监测 > 正文

吉林大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本科在线教学质量报告(第三周)

时间:2020-03-16 浏览量: 编辑:谢腾霄

“疫”进行时,吉林大学“延期开学,如期开课”,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保教学、抓质量”,继续开展第三周在线教学工作。


一、在线教学运行总体状态

在线教学第三周从3月9日至3月15日,全校教学单位共有1,806位教师实施在线教学,开设在线课程1,469门,其中公共课程78门、专业课程1,391门,累计362,342人次的本科生参与在线教学活动。相较第二周在线教学开课情况,课程总数增加64门,增幅4.56%;学生累计参与人次相较上周338,303人次,上升7.11%。

开学至今,我校在线教学开课2,845门次,参与授课教师1,809人,累计授课13,180门次、听课学生1,000,219人次。

本周教师仍旧是利用吉大在线学堂/超星学习通、中国大学慕课、钉钉、腾讯会议等多平台、多模式开展在线教学,课前课后利用QQ群、微信群进行联络、讨论及答疑。经过三周的在线教学实践,教师对平台的操作和切换更加熟练,第三周在线教学教师选择雨课堂和QQ进行授课的比例上升接近1%。

本周,教师们对在线教学的各种授课方式运用的更为熟练,选择也更趋于固定,教师们在录播授课的基础上也会采用直播授课的方式进行穿插上课,来满足学生们的实际需求。

二、在线教学质量监控总体状况

1.大力开展督导专家在线教学监控工作

在疫情防控非常时期,为全面保障在线教学工作,按照张希校长“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我校在线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教学督导专家对在线教学的督促、检查与指导作用”的会议精神,学校开展为期一个月的(3月9日至4月5日)在线教学督导工作。

3月9日,学校召开督导视频会议部署工作安排。充分发挥教学督导作用,对学生课堂参与和教师授课质量进行严格监督与评价,形成“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课后反馈”的督导机制,对已开在线课程进行督导改进,对即将开展的在线课程给予审核把关,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实时监控教师课程建设进度及学生学习情况。

2.继续开展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控工作

本周,在线教学指挥中心按照学校教学要求继续开展在线教学质量监控和在线教学检查工作。继续运用课程平台数据实时监测教学运行情况,通过实时课堂播报、教学状态师生在线活跃度等指标,深入了解学生在线学习状态。

根据在线学堂后台数据统计,第三周我校累计运行课程12489节次,上传资源111022个,进行课堂活动230167次;教师日均上线1280人,发布作业234个,批阅作业5004次;学生日均上线28090人,完成教学任务点122701人次,完成作业11109人次。每日教师批阅作业和学生完成作业人次数量较高,根据学生调查问卷留言显示作业数量不宜过多、难度不宜过难,建议教师适当减少作业量,合理设置作业难度。

3.每日在线教学课堂状态巡查工作

第三周按照在线教学指挥中心对课程监控的要求,教务处质量监控与评估办公室继续组织人员随机对在线教学课程进行课堂状态巡查工作。第三周巡查人员随机巡查课程92门,其中直播课程51门,通过查看课堂签到率、直播课堂互动情况、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等监测该课程的课堂状态。巡查的所有课程均按教学进度执行,直播课程课堂互动情况较好,部分教师善于应用抢答、互评等方式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上课参与度,师生交流群的课前课后讨论及答疑也非常踊跃,80%以上的课程学生作业完成率较高。

三、督导在线教学巡视情况

在线教学第三周,督导组专家全面开展在线教学督导工作。督导专家通过进入各门课程的课程平台或学习交流群深入课堂,进行在线教学质量的把控和监督工作。督导专家们认为,在线教学并不是新生事物,但是如此大规模的在全校范围开展在线教学确是创新之举,也是对教学的巨大挑战。在线教学本是因疫情之需,暂解燃眉之急,但相对传统教学,也有着自己的优势。

督导专家马春文认为,督导的作用不仅仅是检查在线课程的上课情况,更应该总结规律、开发资源。通过督课来发现哪些知识、哪类课程、哪些规模的班级、哪些类型的教师适合在线教学,在线教学与线下教学相比有哪些优缺点,以及在线教学的未来发展如何?马老师说“我不想做一个检查员,我想做一个观察者、研究者”。

督导专家迟宝荣对在线教学的信息化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迟老师认为要加强学校信息化基础建设、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首先要构建高效实用的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对学校网络设施进行升级,提高网络安全与性能;其次,要转变思维,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最后,要优化课堂设计,倾听学生反馈,注重敎学效果,才能构建线上“金课”。此次疫情激发了在线教育活力,推动了管理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但在线教学不仅是疫情的非常之举,更是今后信息化教学的抓手。

督导专家杨桦通过对化学学院7门课程(共11位教师)实际的监控和对课程建设情况的检查,发现与传统教学相比,在线教学主讲教师备课时间更长、准备更为充分,授课效果更好;学生们比线下教学注意力更为集中、更积极的进入课堂听课;课后通过交流群师生进行互动沟通更及时方便,明显优于线下教学学生和老师很少沟通的情况;通过平台或交流群布置作业,能够实时掌握学生完成的情况。当然,在线教学也有无法忽视的缺点,杨老师发现,有些课堂学生没有电子教材,听课不方便;有些课堂上师生互动还不够,需要加强;与线下相比不能通过学生的面部表情反馈了解学生接受程度,老师们反映讲课速度容易变快等。在线教学任重道远,还需师生共同的努力!(以下组图为督导专家杨桦查课实录)

四、师生集中问题反馈情况

为提高在线教学质量,塑造在线“金课”,以问题为导向形成在线教学质量闭环,我们分析和整理了教师和学生在线教学调查问卷,对师生集中反映的问题进行了分类,并把各类问题反馈给相关科室和部门。

我们会继续追踪各类问题的改进和进展情况,及时将新的问题反馈给相应部门,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从而进一步提高在线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

五、典型案例及教师培训工作

为帮助各位教师打造在线课程,推广具有普适性的教学经验,传播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积极开展在线教学培训工作,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定期进行优秀课程案例分享,助力教师打造在线“金课”。

1.线上思政课,战“疫”在云端

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保障在线教学“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课程不缩水”“标准不降低”,全院教师早做准备、提前研判、精心筹划、多措并举,全面开展在线思政课程。学院为了保证全校两个年级20000多名学生能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建立了师生线上沟通机制,组建了187个网络班级,5个大型联络QQ群和几十个小型班级QQ群,通过各班级班长、学习委员与所有同学建立起网络联系,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够以不同方式参与在线学习。为使在线教学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学院提出了“1+1+1”的在线教学模式,即“1”学生自主学习+“1”教师定时指导+“1”师生随时“巡山”。经过全院上下通力协作,在原有在线教学资源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实现了思政课在线教学开课率100%,任课教师全部参与在线教学工作,真正做到了把实体课堂转移到了“云端”。

2. 危机亦契机实践促教改

法学院潘红艳老师通过“问题为导向”的授课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潘老师和团队尝试把课件、教材、辅助资料等提前发送给学生,让学生进行线下准备,在线教学课堂上学生们将其对课件和教材里的疑问向教师提出,教师边回答边矫正捋顺学生使用的概念和思路。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覆盖了课程的全部内容,还能将教师对每个问题的思路展现给学生们,在课程结束之后的交流讨论中,学生们还能产生新的思路和想法。“问题导向式”授课模式能够带动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习自主性,深受学院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3. 预科英语在线教学

外语课堂教学是由听、说、读、写、译等五大部分组成,互动是教学的主要形式,而开展在线教学是一种虚拟的教学环境,师生之间无法实现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师生互动成为了教学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预科学院外语教学部的各位老师根据教材以及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腾讯课堂直播+qq、微信群(沟通交流、布置作业、上传资料)+超星学习通定期测试的上课方案,将整个在线教学工作分为三个部分,即课前准备、课中讲授和课后跟踪。由于学生没有教材,教师们细心地将教材相应段落粘在资料里,方便学生理解;把所有的重点内容做成课件,让不同进度和授课内容的教师实现资源共享。由于预科生家庭的地域特点,个别同学身处山区,网络信号较差,经常掉线,也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差,上课时不能完全跟上教师的节奏,因此教师们会在授课24小时后将回放课堂的链接发到微信群里,方便学生温习和巩固。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邮编:130000
电话:0455-8515-3819
邮箱:zlpgk@jlu.edu.cn
版权所有: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本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