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吉林大学始终贯彻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要求,持续加强教师培训和网络平台保障,确保教学计划不缩水、教学标准不降低,努力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同质等效。现就第九周的在线教学情况汇总如下。
一、第九周在线教学运行总体状态
在线教学第九周(4月20日至4月26日),全校教学单位共有2,195位教师实施在线教学课程,共开设在线课程1,998门,其中公共课程150门、专业课程1,848门,累计434,310人次的本科生参与在线教学活动。相较第八周在线教学开课情况,课程总数增加246门,增幅14.04%;学生累计参与人次相较上周396,593人次,上升9.51%。
截至4月26日,全校共开设3,867门次本科在线课程,2,461名教师开展在线教学,覆盖134个专业,34,057名学生,累计授课43,416课次,听课学生3,240,612人次。
在线教学开展九周,学校一直以吉大在线学堂平台为主体,实行“多平台、多模式、重实效”的在线教学解决方案。各课程自主采用吉大在线学堂、超星学习通、中国大学慕课、雨课堂、智慧树、爱课程、ismart、钉钉、腾讯会议、腾讯课堂等平台开展在线教学。授课方式方面仍以基于数字教学资源教学为主,采用直播授课为辅的模式。本周各平台使用情况和教师九周来的授课方式对比请看下图。
二、在线教学质量监控总体状况
学校高度重视在线教学质量,召开在线教学交流会议总结提高各项工作,在学院自查、督导检查基础上,继续开展大数据平台数据监控、课堂状态巡查工作,全方位的在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本周26日,校长张希再次来到吉林大学在线教学指挥中心查看在线教学情况,检查指导有关工作。张希校长十分关注本科教学问题,随机检查了十余门录播和直播课程,并同大家交流在听课中发现的问题及相关改进措施。他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在线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环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形式,丰富教学方法,进一步挖掘适合推广的在线教学优质课程,不断提高吉林大学教学工作信息化建设水平。
1.学校组织召开在线教学交流会议
4月21日、23日,我校先后召开两场线上教学交流与教室“三化”建设征求意见会。哲学社会学院等15个教学单位主管本科教学副院长、教师代表、教学秘书及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利锋全程听取各学院的交流并讲话。
会上,各教学单位主管本科教学副院长就此次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学院全面开展在线教学的情况做详细汇报,对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15位一线教师分别从线上教学的课程设计与实施、依托在线教学平台开展教学资源建设和组织教学、调动学生线上学习主动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在线教学经验分享、交流。教务处处长王国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金祥雷参加会议就线上教学与大家交流。教务处副处长徐昊就我校“标准化、功能化、智慧化”教室改造工程方案做简要介绍并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利锋在听取大家交流后,他表示学校广大教师始终坚守教育初心和使命,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要求,与学校共同探索在线教学规律,为保障在线教学工作、推动教学改革不懈努力,积累了丰富经验。他强调,要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的衔接、融合,抓住机遇,做好转化,把应急状态下的成功经验有效转化为常态化的质量改进和持续提升,把在线教学的新理念、新模式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之中。
2.持续开展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控工作
在线教学第九周,在线教学指挥中心继续与课程平台联动,运用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测在线教学运行数据,通过课程资源建设度、实时课堂播报、日常教学状态时报、教师与学生的在线活跃度、师生互动等指标,充分了解学生在线学习状态,监测在线教学常态。根据在线学堂数据显示,本周累计运行课程13709节次,上传资源153548个,进行课堂活动274275次;教师日均上线1282人,发布作业323个,批阅作业5391次;学生日均上线28515人,完成教学任务点151180人次,完成作业12274人次。
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都是教师监控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下图为在线教学开学九周来教师发布作业和讨论日均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完成作业人次日均变化趋势。
3.继续开展每日在线教学课堂状态巡查工作
按照学校在线教学要求,第九周教务处质量监控与评估办公室继续开展每日在线教学课堂状态巡查工作。本周巡查人员随机巡查课程61门,其中直播课程39门,通过查看学生课堂情况,师生互动、任务点完成率、作业完成率、讨论程度等监测该课程的课堂状态。本周巡查的所有课程在线教学安排合理、有序,教学进展顺利,教师线上授课热情高,师生互动十分活跃,能够以问题为引导,学生反映课堂参与感强。
三、教师问卷结果及分析
在线教学已经开展九周,为深入了解教学状态,配合教育部完成《全国高校在线教学开展情况调研》工作,我校组织各教学单位积极开展在线教学情况调查问卷填报工作。本次教师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182份,参加调查的教师平均执教课程1.56门次。
1. 关于在线教学基础环境
调查结果显示,79.1%的教师备课所需资料充足、设备及网络满足现有需求,61.65%的教师表示网络比较稳定可以进行直播课程或语音互动。
2. 在线教学活动实施情况
教师采用的在线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学材料共享+线上指导”和“在线教学工具+会议系统”,占比分别为26.76%和22.41%;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资源主要以“自制PPT课件”(31.55%)、“采用课前录播或课中直播录屏方式准备的教学视频课件”(24.37%)、“相关电子书籍、参考文献、网站等资料”(23.76%)。
教师组织的在线互动活动主要包括签到、点名提问、发言、讨论、测评等,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教学环节的占比19.54%,半主动参与的48.39%,有6.18%的学生基本没有参与互动教学环节,大部分教师表示在直播或答疑过程中学生能够维持教良好的教学秩序。
3. 在线教学学习评价
在成绩评定方面,大多数教师将学生参与在线教学互动情况纳入成绩评定范畴,成绩评定以出勤和作业为主(53.85%)、在线测验和讨论(31.05%)为辅,增加了平时成绩比重,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
4. 在线教学实施效果
在线教学实施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教师无法实时掌握学生学习状态(18.47%),其次才是网络问题(11.51%);有38.41%的教师认为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效果相比存在一定差距,31.9%的教师认为效果相差不多。
经过九周在线授课,教师们感受颇深,有30.96%的教师表示疫情结束后会继续开展在线教学,大多数教师认为经过这段时间的在线教学,已使得大家知道在线教学的困难,但是我们的教师已经逐步掌握了在线教学的方法和技能,从中学到了很多,能够完成好后续的在线教学工作。
四、学院在线教学工作
疫情防控期间,各学部、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早谋划、早部署,群策群力开展在线教学工作,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在线教学秩序井然,质量稳步提升。
1. 新能源与环境学院在线教学组织及推进工作
新能源与环境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点,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工作安排,构建了以“党政班子为领导,系级单位为主体,骨干教师为带领”的在线教学组织及推进模式。学院制订了关于本科教学工作职责,成立了线上教学检查组,并制定了教师课程自我审查和舆情监控机制,建立了学院线上教学交流群,对院内教师进行线上建课培训和技术支持。
学院积极推进在线教学工作,本学期原计划开课65门次课,截至目前已开课55门,开课率达85%。在线课程的教学方式以混合式直播教学形式为主,用QQ群传阅学习材料,用超星、雨课堂、钉钉直播或QQ直播功能进行讲解或答疑。虽然老师们各自利用所熟悉软件的功能进行授课,但学生们使用软件种类比较集中。一些课程也利用已建成的中国MOOC或其他课程资源进行授课,教师们辅以答疑讲解完成课程教学。
学院始终将提升教师水平、保证在线教学质量列为首要任务。挖掘推选优秀在线教学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教学经验和模式,在学校层面和学院内部进行交流和分享;依托学生学习效果反馈及时调整授课模式;引导教师注重课程设计质量,发挥智慧教学优势,开展小组讨论、同学汇报展示等交流活动,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学院线上教学检查小组深入各个课堂了解教学效果,配合学校督导进行持续性在线课程质量监管,积极组织学生和教师线上调研工作,了解广大师生的实际困难,并协助解决。通过学院教学检查和学部督导查课反馈,教师都能按时完成线上开课,准备工作尽职尽责,上课期间与学生交流反馈问题得当,作业布置和批阅都很及时,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绝大部分课程学生能够主动回答问题甚至比线下课堂要好。此外,学院及时组织教师和教学研究小组对线上教学进行总结,及时汇总在线教学遇到的问题和可行性建议,目前全体授课教师均完成线上教学总结。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积极开展学生全过程教学效果调查,汇总学生对课程学习情况的了解,及时反馈,为教师、学生与教务管理部门建立了流畅的沟通环节。
通过全院师生不懈努力,精研教学水平和技术方法,克服各类困难,学院全部线上课程顺利开展,学生反馈整体优良。不仅检验了学院在线教学的应对能力,也充分展现了全体教职员工在特殊时期主动作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院将把此次在线教学作为教学改革和师生共同进步的重要契机,全面提升学院本科在线教学水平和课程建设能力。
2. 共同抗疫,公共数学教学与研究中心在行动
公共数学教学与研究中心组织召开了在线教学阶段总结及推进会,各系主任及各课程负责人就在线教学情况进行了汇报及讨论交流,传递了优秀的经验,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讨论了下一步的解决方案。
为做好在线教学工作,公共数学中心提前半个月进行在线教学的准备与安排。中心几乎所有的课程都没有现成的数字教学资源,均需提前进行相关教学视频的录制,所以中心紧急组织各科教学骨干,利用假期时间,加紧制作在线教学视频及相关数字资源,并为了满足大家的教学需要,中心为各门课程团队购置了手写板。经过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奋战,在线学工作顺利开展。2020春季学期公共数学中心原计划开设本科课程128门次,现在线开设121门次,开课率达到94.5%,在线学生人数达到15777人,几门主干课程的在线课程访问量累计达800万人次。
为做好本次在线教学工作,公共数学教学中心广泛开展调研,积极谋划筹备,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建立在线课程负责人群,制订《公共数字中心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期间在线教学工作安排》,针对在线教学的组织、实施、考核、监督等提出了总体要求,制作了在线教学计划模板,明确了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教学过程的要求,保障了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下一步,中心将总结前期的在线教学经验,针对数学课程的特殊性,发挥长处、补齐短板,为下一阶段的在线教学开展而继续努力。
3. 在线教学全程把控,推进线上线下实质等效
医学部深入贯彻学校在线教学工作部署,认真总结在线教学工作经验,严把教学模式、在线督导、师生互动、学生管理等关键环节,力争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经过两个月的运行,在线教学效果和课堂好评率显著提升,在线课程工作整体运行情况稳中向好。
医学部各学院教师队伍积极探索、总结在线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和规律性,深入了解学生课堂反馈情况,改进教学模式。基础医学院《医学免疫学》课程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利用团队已经构建成功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人卫慕课及吉大在线学堂两个网上平台,结合超星直播和QQ会议两种模式,采用直播+网课的模式进行教学工作。口腔医学院利用zoom平台直播、药学院利用超星、雨课堂在线教学平台授课,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采用线上精品共享资源配合直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将直播与互动同时完成。临床第一学院为毕业实习学生提供临床虚拟仿真平台,并通过“钉钉直播”开展毕业实习在线教学。临床第二学院影像学教研室制定了“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互动、随堂测验+课后拓展、互动”的在线教学模式。临床第三学院开启“线上自学+直播课堂”模式,结合PBL教学法开展典型病例讨论,以问题为驱动进行学习,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医学部各学院成立由督学、系(教研室)主任为主的专项督导工作组,加强对课程资源的审核和教学过程的监管,严格审核教学资源的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及时整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校督学专家团队深入课堂,分组交叉在线听课、线上集中讨论交流,及时反馈在线教学状态。各学院始终坚持“对学生负责到底”的工作理念,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监测和管理工作,强化师生互动,运用发布课堂讨论、在线随堂测验、课后作业、手势或者邀请码签到等手段,积极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逐渐养成自律学习的良好习惯,对于学习进度滞后的学生,及时进行提醒。
针对此次疫情,各学院将思政内容融入课堂。临床第二学院呼吸、妇产科、康复医学科等将思政内容很好地融入日常在线教学,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了解学生对时事的认识,增加对新冠肺炎知识的了解。临床第三学院发布“武汉在线云课堂”,以前线疫情、新冠肺炎诊疗为主线,以一线医生抗疫的切身经历,诠释个人的价值追求与国家需要、爱岗敬业与大爱无疆相统一的品行与情怀。护理学院以电影《无问西东》不同时代青年学子的使命为导入,指出:“大学生,作为每个时代的年青学子,无论是战争、瘟疫、饥荒、地震,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是时代的使命,也是家人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