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质量保障 > 质保动态 > 正文

【督导动态】督导专家听课笔记 ——听冯铁老师“软件工程”

时间:2023-06-29 浏览量: 编辑:谢腾霄

信息学部本科督导专家  胡成全教授

今天我在线上进入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冯铁老师的课堂,他讲授的课程是“软件工程”,在前卫经信教学楼C101教室上课。这是一门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唐班开设的学科专业课,24名学生的小班课。

《软件工程》课程中的第九章“面向对象方法学引论”是学习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方法的前导内容,主要介绍了面向对象方法学的基本概念,建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UML可视化建模基础知识。让学生真正理解建模的意义和掌握UML建模技术以对复杂的软件系统进行可视化建模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这节课中,冯老师首先和同学们回顾了前一次课上讲授的建模的意义和原则,然后导出了对UML的介绍,指出UML的四个特点正是对复杂系统进行可视化建模能够达到的四个作用,并强调了要完成高质量的软件项目开发,仅仅依靠建模语言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良好的软件开发方法和过程。

在介绍UML用例图时,冯老师在初步介绍用例图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后,就以“在线购物系统”和“保险业务管理系统”为例给出了用例图的示例,根据具体图形讲解用例图相关的用例、参与者等概念。在介绍用例规约时,结合具体案例分别讲解了对顺序事件流、有选择分支的事件流和有循环执行的事件流的定义方法。在用例规约的事件流描述中如何能够完整描述该用例对应的系统功能的各种执行场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为此冯老师结合生活中常见的ATM自动取款机系统的“取款”用例,说明了其在执行过程中的多种场景,即除了正常完成取款操作的过程外,还有可能出现:储户密码输入不正确需要重新输入、储户密码多次输入不正确被冻结账户、储户想取出的钱数超过了其账户的余额、储户在执行取款功能的过程中途取消了本次操作等情形,因此一个完整的用例规约的定义应该能够包含上述各种可能的执行情况,即用例的基本事件流、各种可选事件流和异常事件流。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讲解,易于学生理解,教学效果好。用例之间的包含和扩展关系常是同学们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冯老师分别以“员工管理系统”和“图书馆系统”为例讲解两种关系的使用,并且结合用例规约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这两种关系的严格定义方法。

在UML类图和对象图的部分,冯老师接合实例讲解了类、对象、关联关系和类图的表示方法,重点强调了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的异同点,以“课题组-人员”、“图形化窗口-菜单、按钮、文本框”为例,直观形象地解释了两种关系的区别。在讲述过程中,以“整车与车门”为例强调了在建模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要充分理解所建模的系统所在的上下文,有针对性地刻画类之间的关系,同样是整车和车门两个类之间,既有可能是聚合关系,也有可能就是一般的关联关系。

综上,冯铁老师用易于理解的、比较丰富的例子讲解UML建模技术的抽象概念,能够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直观的感受,这对于加深学生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

冯铁老师这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对课程内容纯熟,表达清楚,语言流畅,逻辑性强,肢体语言丰富,有吸引力。PPT内容丰富,有英文有中文。板书规整,应用得当。学生听课专注度高,课间与教师积极交流。


授课过程中虽然没有刻意融入课程思政内容,但教师的言行举止规范,精神状态饱满,授课有激情,对学生产生正面积极影响。有一个小插曲:课间讲台地面可能有赃物,冯铁老师很自然的去拿来扫把清扫讲台地面垃圾。我相信,这个以身作则的自然而然的劳动细节,比在讲台上讲劳动理论课对学生的影响更深刻。

一点建议:希望冯铁老师在授课中增加一些课堂互动环节,进一步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增强学习效果。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邮编:130000
电话:0455-8515-3819
邮箱:zlpgk@jlu.edu.cn
版权所有: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本科教学